EVO视讯12月18日,中国职工教育发展研讨会暨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启动仪式在福州市长乐区数字教育小镇举办,会议以“教育引领,创新实践”为主题,充分发挥数字教育小镇的数字化创新能力,助力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加速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同时,首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在数字教育小镇挂牌成立。
本次会议由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职工教育分会、福州新区管委会主办,福州数字教育小镇承办。
当前,随着新一代信息与智能技术的演化升级,教育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成为一种全球共识。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数字化工具在教育领域各个细分场景得以广泛应用,用数字化创新赋能当代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中国职工教育发展研讨会通过领导发言、专家主题圆桌论坛等方式,聚焦中国职工教育培训的发展,对职工技能培养、职工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变化、新挑战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央文明办原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在会上宣布中国职工教育研讨会暨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启动仪式开幕。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央文明办原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
福州新区党工委专职委员程小马表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在数字教育小镇落地,为新区教育事业进一步丰富了内容和形式,增添了新的亮点。希望小镇发挥优势,打造一个独具特色、有影响力的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为全国职工教育和福建福州的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能。
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职工教育分会会长沈岩在致辞中表示,职工教育分会将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职工教育的发展事业,夯实新形势下职工教育发展的能力建设。同时,希望数字教育小镇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品牌、师资、场地、合作资源等优势,在职工教育培训事业进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成为全国职工贴心的“娘家人”,终身学习的大课堂。
数字教育小镇总经理林通表示,一直以来,职业教育都是数字教育小镇的重要发展方向,数字化创新实践已成为小镇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打特色和能力亮点。未来,小镇将致力于打造全国职工教育的先进典型和创新标杆,推动中国职工教育的创新发展,助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原副主任、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中华职教社专家毕结礼,从标准、理念、技术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实现职工教育和职业技能提升的关键点。同时,职业生涯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之一,需要终身不断接受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以适应数字化时代不断变化的需要。希望数字教育小镇建立起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用数字化创新赋能职业教育和培训、赋能人才发展。
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原副主任、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副会长、中华职教社专家毕结礼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协会员、中总职工书画院副院长张广志表示,将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落地到数字教育小镇非常有意义,数字化是时代的潮流,用数字化赋能职工教育,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将在数字艺术的加持下产生新的建设意义。
数字教育小镇作为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职工教育分会首个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将充分开展各类企业职工的技术技能、文化素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训提升,铸就职业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并组织开展多领域赛事创新、主题研讨、经验交流等展示推广活动,成为职工教育培训的落地抓手。此外,该基地未来还将依托小镇在文旅、康养、研学、电竞等方面的能力,以“寓教于乐”为特色,提供职工康养、职工亲子教育等内容。
数字教育小镇获授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荣誉称号EVO视讯,右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宣部原副部长、中央文明办原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左为数字教育小镇总经理林通
数字教育小镇副总经理黄明华介绍,数字教育小镇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职业教育培训领域的数字化创新实践,在可沉浸交互的VR实训平台、职业实训数字化教育课程资源以及数字人才培养服务案例方面也有了一些积累。此次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的落地,小镇将积极结合自身数字化创新实践特色,结合在场地、设施及配套上的优势,在协会及各级工会的指导和帮助下,构建“一体多翼五中心”的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
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职工教育分会会长沈岩指出,数字教育小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为推动数字教育发展和创新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小镇培养出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高素质产业工人,为实现中国制造业大国的转型添砖加瓦。
数字教育小镇获授职工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右为中国职工文化体育协会职工教育分会会长沈岩,左为数字教育小镇副总经理黄明华
据悉,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在数字教育小镇落成之后,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职工教育合作,是职工教育领域一个新的里程碑,将对全国职工教育工作产生深远意义,持续助力打造技能水平更高、创新活力更强的高素质职工队伍。未来,小镇还将围绕全国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进一步满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技术人才需求,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注入新动能。(嘉文)
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什么是“数据要素×”?为什么推出“数据要素×”行动?国家数据局副局长沈竹林对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3》的数据,中国知识产权指标排名世界第一的包括:专利申请(158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270万件)、有效工业品外观设计注册(约280万项)、植物新品种申请(12357件)、本国有效地理标志(9571个)。
2022年,我国制造业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经受住了超预期因素影响的大冲击,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稳定居于超过120的较高水平,制造强国建设稳中有进。这是12月28日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得出的最新结论。
为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水平,今年全年制定75种农药在食品中的327项最大残留限量,发布农业行业标准170项,公布首批178个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单位名单。
当前呼吸道疾病以流感为主,多数省份已经到达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感染下降,新冠病毒感染处于低位发病水平。
由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提出设想并主持研制的“多通道测光巡天望远镜(梦飞)”,于12月21日在云南丽江建成,并首次获得蓝黄红三通道同时出光的天体图像。
互联网基础资源是指域名、IP地址、AS(自治系统)号码及其所构建的域名系统、路由等互联网架构体系与协议。在保障网络互联互通、高可扩展以及支撑各类创新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最近,贵州大学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一年级学生李建专,正忙着将他学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成果落地。
从国产大飞机翱翔蓝天、国产大型邮轮扬帆起航、深中通道探入海底,到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亚洲最大火电“碳捕手”一展身手……回首2023年,令人欣喜的“首个”“之最”接连涌现。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12月2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将持续完善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标准,综合运用多种审查模式,助力绿色低碳技术和未来产业领域专利申请获权,为绿色低碳技术和量子信息、类脑智能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技术供给。
主动脉瘤是一种致命的疾病,俗称“无声杀手”,通常在破裂之前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一般来说,当主动脉扩张超过其原始尺寸的1.5倍时,就会发生主动脉瘤。随着它的生长,主动脉壁会变得脆弱。最终,主动脉壁脆弱到无法承受流经其中的血液压力,导致致命的主动脉瘤破裂。
韩国蔚山国立科技大学与美国田纳西大学、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新技术,成功优化了专门用于6G通信的太赫兹(THz)纳米谐振器,将太赫兹电磁波放大3万倍以上。
但他们也指出,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在成本和技术上可扩展的潜在解决办法,可安全地降低抗生素处方率。
朱丘寺遗址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四通镇,总面积约8.5万平方米,是一处以龙山晚期堆积为主的聚落遗址,遗址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250年至公元前1700年。
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既镌刻着时代烙印,也是透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
26日,中国工程院在北京发布“超级工程研究”成果。该课题首次系统研究了近现代中国以工程立国这一基本课题,填补了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超级工程研究”还精准筛选出跨越古今、涵盖中外的643项超级工程进入排行榜。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2月1日至13日,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但从14日开始,大范围寒潮天气过程开始自西向东影响我国,有95个国家气象站点过程最大降温达到或超过20℃。
从头顶的星辰到脚下的大地,从广袤的宇宙到幽微的粒子,2023年,中国不断取得重大原创性科技成果。顺利起飞、平稳落地、跨过水门……5月2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成功完成首次商业载客飞行。
冬季来临,随着病毒性感冒、流感以及支原体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近期因胸痛到医院就诊的儿童青少年明显增多。胸痛是咳嗽造成的吗?还是另有原因?什么情况下应尽快带孩子就诊?
近年来,西农在苹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种源创新、肥水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黄土高原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帮助黄土高原尤其是革命老区实现了果香、民富、产业强。